氢 (Hydrogen, H) - 基础电荷性质
原子序数: 1 | 原子量: 1.008 | 分类: 非金属 | 电离能: 1312 kJ/mol
氢是最轻的化学元素,在宇宙中含量最丰富。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具有强还原性。常见离子:H⁺(氢离子)、H⁻(氢化物离子)。氧化态:-1, +1。氢的电离能是理解原子结构的重要参考。
118个化学元素的完整电荷信息:电离能、氧化态、常见离子 | 专业的化学数据分析工具
本页面提供118个化学元素的完整信息,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原子量、电子排布、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提供详细的电荷数据,包括氧化态、常见离子、电离能等关键化学信息,是研究元素电荷性质的专业平台。
原子序数: 1 | 原子量: 1.008 | 分类: 非金属 | 电离能: 1312 kJ/mol
氢是最轻的化学元素,在宇宙中含量最丰富。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具有强还原性。常见离子:H⁺(氢离子)、H⁻(氢化物离子)。氧化态:-1, +1。氢的电离能是理解原子结构的重要参考。
原子序数: 2 | 原子量: 4.003 | 分类: 稀有气体 | 电离能: 2372 kJ/mol
氦是第二轻的元素,化学性质极稳定,不易形成化合物。广泛用于低温研究和保护气体。氧化态:0(不形成常见离子)。氦具有极高的电离能,体现了稀有气体的化学稳定性。
原子序数: 3 | 原子量: 6.94 | 分类: 碱金属 | 电离能: 520 kJ/mol
锂是最轻的金属,具有非常低的电离能,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常见离子:Li⁺(锂离子)。氧化态:+1。锂离子电池中的Li⁺离子是现代储能技术的核心。
原子序数: 6 | 原子量: 12.011 | 分类: 非金属 | 电离能: 1086 kJ/mol
碳是生命的基础元素,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如石墨、金刚石、富勒烯等。氧化态:-4, +2, +4。常见离子:CO₃²⁻(碳酸根离子)。碳的多样化氧化态使其能形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原子序数: 8 | 原子量: 15.999 | 分类: 非金属 | 电离能: 1314 kJ/mol
氧是生命必需的元素,支持燃烧和呼吸。在地壳中含量最高,约占46.6%。常见离子:O²⁻(氧化物离子)、OH⁻(氢氧根离子)。氧化态:-2。氧离子是许多无机化合物的基础组成。
原子序数: 11 | 原子量: 22.99 | 分类: 碱金属 | 电离能: 496 kJ/mol
钠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金属元素,参与神经传导和体液平衡。常见离子:Na⁺(钠离子)。氧化态:+1。钠离子在细胞膜电位维持中发挥关键作用。
原子序数: 17 | 原子量: 35.45 | 分类: 卤素 | 电离能: 1251 kJ/mol
氯是重要的卤素元素,具有强氧化性。常见离子:Cl⁻(氯离子)、ClO₄⁻(高氯酸根离子)。氧化态:-1, +1, +3, +5, +7。氯离子是最常见的阴离子之一。
原子序数: 26 | 原子量: 55.845 | 分类: 过渡金属 | 电离能: 762 kJ/mol
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金属之一,广泛用于钢铁工业,也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离子:Fe²⁺(亚铁离子)、Fe³⁺(铁离子)。氧化态:+2, +3。铁的变价性质在生物氧化还原反应中至关重要。
原子序数: 47 | 原子量: 107.87 | 分类: 过渡金属 | 电离能: 731 kJ/mol
银是重要的贵金属,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抗菌性。常见离子:Ag⁺(银离子)。氧化态:+1。银离子在医疗抗菌和摄影工业中有重要应用。
电离能数据:本平台提供118个元素的完整电离能数据,包括第一、第二、第三电离能信息。电离能是从原子中移除电子所需的最小能量,直接关系到离子的形成能力和化学反应活性。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揭示了原子结构的基本规律。
氧化态信息:详细记录每个元素的所有可能氧化态,从最常见的价态到特殊化学环境下的价态。氧化态是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化学键形成、配合物化学的关键概念。正氧化态表示失去电子,负氧化态表示获得电子。
常见离子数据:按频率分类记录元素的常见离子形式,包括非常常见、常见、偶见、稀少四个等级。涵盖简单离子和复杂多原子离子,如Na⁺、Ca²⁺、SO₄²⁻、MnO₄⁻等。离子信息对理解电解质溶液、生物化学过程、材料科学至关重要。
电离能趋势图:交互式图表展示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清晰显示周期性特征。支持按周期、元素类型筛选,帮助理解电离能的化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氧化态分布分析:统计分析不同氧化态的出现频率,用柱状图直观展示正价、负价、零价的分布规律。帮助识别最常见的氧化态和化学反应趋势。
离子频率可视化:饼图展示常见离子的分布情况,按频率等级进行颜色编码。为化学教学、实验设计、工业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数据。
电荷热力图:创新的热力图展示方式,将电离能强度用颜色深浅表示,提供直观的元素活性分布概览。支持快速识别高活性和低活性元素。
电离能周期性:同周期从左到右电离能递增,同族从上到下电离能递减。稀有气体具有最高的电离能,碱金属具有最低的电离能。这一规律是原子结构理论的重要体现。
氧化态周期性:主族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态等于其族序数,过渡金属具有多样化的氧化态。氧化态的变化规律反映了元素的化学键合能力和反应特征。
离子形成趋势: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易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离子半径、离子电荷密度影响离子化合物的稳定性和溶解性。
元素周期表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提出,根据原子量排列元素发现了周期性规律。现代周期表按原子序数排列,包含118个已确认的化学元素。电荷性质的系统研究为周期表的完善和元素性质的预测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化学教育:电荷数据可视化为化学教学提供直观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掌握元素性质规律,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
科研应用:准确的电荷数据支持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新材料设计、催化剂开发。电离能数据用于计算化学、理论化学研究,氧化态信息指导氧化还原反应设计。
工业价值:离子信息对电化学工业、冶金工业、环境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电荷数据帮助优化工艺条件、预测反应结果、提高生产效率。
生物医学:生物体内离子平衡、酶活性中心、药物作用机制都与元素的电荷性质密切相关。电荷数据为生化研究、药物设计提供基础信息。
数据完整性:收录118个元素的完整电荷信息,数据来源权威,更新及时,确保科学准确性。支持多维度数据筛选和对比分析。
交互式体验:先进的可视化技术,支持实时数据更新、图表切换、元素高亮联动。用户可根据需求定制分析范围和展示方式。
移动适配:响应式设计确保在各种设备上的最佳体验,随时随地访问化学数据,支持离线使用和数据导出。